作者认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会发扬光大,是因为茶无论作为一种饮品还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,它所具有的某些特性,刚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、所缺少的。其中体现在以下几点。
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《茶理玄思·茶论新说揽要》(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)中论文摘要的内容。
其四,茶是通往诗化生活的重要媒介。现代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最大缺失,是使我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、远离绿色、远离诗意。现代都市把其市民分隔在一个个钢筋水泥所建造的“笼子”里,割断了人类与山水田园的联系;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,它使人们想出越来越多的点子向大自然索取,向人类自身索取,同时也使人们同机器越来越亲密,同计算机越来越亲密,却与我们生存其间的大自然、与我们的同类越来越疏远。人们不禁要问:“难道我们追求了半天现代化,就是为了换来人与人心隔壁垒,越来越象机器一样单调、呆板吗?”这种情况已经引起西方许多智者的担忧。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就曾提一个有名的命题,叫做“人需要诗意的安居”。这成了许多发达国家的人们一心追求的理想境界。当年的日本,就是以茶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,平衡了国民的整体心态,使之在现代化的飞速疾进中,没有出现心理的失衡,保持了本民族的固有文明。那么今天,中国各地(包括台港澳)茶文化的复兴,则反映了中国人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和社会的急剧转型,也迫切需要以某种具有示范作用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,来平衡民族的心态,净化和静化人们的心灵。这个文化符号,可以是中国书画、可以是气功、也可以是京剧,但是,我认为最广泛和最典型的,莫过于茶——茶是最容易诱发诗意的精灵,它与诗歌、音乐、书法、绘画等等艺术形式自古就是相通的,无论哪种艺术形式与茶融合,都可以平添几分诗意,使人脱俗近雅。
第五,茶是东方伦理和东方哲学的集中体现。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将伦理道德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,而茶恰恰充当了这样的中介。日本茶道讲究“清、静、和、寂”;台湾的“紫藤茶艺”讲究“正、静、清、圆”;中国茶学大师庄晚芳教授提出的“中国茶德”讲究的是“廉、美、和、静”……这些精辟的概括,在在体现了东方人在茶身上寄托的理想境界。它们是茶德,是伦理,同时也是哲学。周渝先生曾提出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“天人合一”。而耐人寻味的是,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临终之前口述的一篇文章中,也提出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所作出的最大贡献,他说:“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(指“天人合一”——引者注)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”,并强调“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,主要亦即在此”。钱先生的这段话被中外学术界称为他的“文化遗嘱”。我在这里并不想把茶文化抬举到不适当的高度,但是,在体现“天人合一”这一点上,茶的确是达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最高层次。我们这些茶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,那么,我们今后的研究领域和思维空间,不是可以相应地得到扩展和加深吗?我们的自信心不是也可以更强一些吗?
来源:世界茶文化图书馆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相关阅读